換熱機組支架作為設備的承重與固定核心,其完好性直接關系到機組的安全運行。長期承受設備自重、介質壓力及振動沖擊后,支架可能出現裂紋、變形、焊接點脫落等損壞問題。若不及時維修,可能引發設備位移、管路泄漏甚至機組坍塌等嚴重后果。那么,換熱機組支架損壞后該如何科學維修呢?
維修前需先進行全面檢測,明確損壞類型與程度。首先觀察支架外觀,檢查是否有明顯裂紋、彎曲變形或銹蝕穿孔,重點關注焊接部位是否存在脫焊、焊瘤等缺陷。其次通過直尺、水平儀測量支架垂直度與水平度,判斷變形量是否超出安全范圍。對于隱蔽部位,可采用超聲波探傷檢測內部裂紋。同時記錄損壞位置、尺寸及周邊管路連接情況,為制定維修方案提供依據。
針對不同損壞類型需采取對應維修措施。對于輕微裂紋,可采用補焊修復:先清除裂紋周邊鐵銹與油污,用角磨機打磨出 V 型坡口,選用與支架材質匹配的焊條,采用分段逆向焊接法避免應力集中,焊后用 hammer 敲擊焊縫消除內應力,最后進行防腐處理。若裂紋較長或位于承重關鍵部位,需在補焊后加裝加強板,通過螺栓或焊接方式固定,增強局部承載能力。
支架變形維修需結合變形程度處理。輕度彎曲可采用冷矯正法:用千斤頂頂住變形部位,緩慢施加壓力至恢復原位,過程中用水平儀實時監測,避免過度矯正。嚴重變形或扭曲則需熱矯正,對變形處進行局部加熱至暗紅色(約 600-800℃),配合工裝夾具矯正,冷卻后再次測量垂直度。矯正后需檢查支架與機組底座的貼合度,確保受力均勻。
焊接點脫落是常見損壞形式,維修時需徹底清理脫焊部位,去除殘留焊渣與氧化層,露出金屬光澤。根據支架厚度選擇合適焊接電流,采用多層多道焊接工藝重新連接,確保焊腳高度不小于母材厚度的 0.7 倍。焊后需進行滲透檢測,確認無氣孔、夾渣等缺陷,必要時進行水壓試驗驗證密封性。
維修完成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測驗收。通過目視檢查焊縫外觀是否平整,用卡尺測量關鍵尺寸是否達標,再次用水平儀校準支架安裝精度。進行靜態承重測試,在支架上施加 1.2 倍設計載荷,觀察 1 小時無異常變形。對于振動環境中的機組,還需進行振動測試,確保振幅符合設備要求。最后對維修部位涂刷防銹漆與面漆,延長使用壽命。
日常運維中應定期檢查支架狀態,建議每季度進行一次外觀檢查,每年開展一次全面檢測。發現螺栓松動及時緊固,銹蝕部位及時除銹補漆,可有效降低大規模損壞風險。科學規范的維修流程與預防性維護相結合,才能確保換熱機組支架長期穩定運行。